获刑10年,550万罚金,从网店店主被查看代购“生死簿”

《电商法》之下的人肉代购,业内人士:未来海外代购转型跨境电商是趋势

近日,一则广东网店店主代购因逃税300万获刑10年并处以550万罚金的消息在朋友圈刷屏。据悉,该店主自2013年起在网上销售进口高档服装,随后通过快递邮寄、雇请“水客”偷带及自行携带等方式走私入境。

这一事件犹如一个信号弹,震惊代购圈,一直以来持续繁荣的代购行业或正在“崩盘”。我们了解到,因海关严查,近段时间屡有代购被查的事件发生,严峻的局势也引发了业内对代购生存的探讨。

严查!海关电访消费者,代购提醒:“需如实回答,不要乱说话!”

据多位代购向我们反映称:“近段时间,海关开始随机抽查入境中国的所有人包裹并向包裹收件人致电调查,若未按照规定申报或收件人调查结果不符合要求的,将会被扣海关或直接被退回。”

(朋友圈截图)

据了解,调查的内容除了包括收件人姓名、身份证号、收件地址等个人信息以外,还会调查包裹里面有哪些物品、值多少钱、从哪购买、谁给你买以及买了做什么用等。另外调查的方式,海关将正式开始使用微信APP验证海外包裹收件人信息,会随机调查收件人,并以海关名义直接致电,若违反者或回答不规范者,包裹将给予退回处理,情节严重者还可能罚款。

这个事件不仅仅在代购圈中炸了,多家物流公司在第一时间也发出声明。

速递中国指出:“接海关通知,对跨境电商BC渠道进口(个人合理自用原则)的相关商品,属地监管海关会对真实收件人信息进行核查。海关会随机抽取收件人并拨打收件人手机核实购买信息。”

收件人需注意如下:

1、及时接听来自海关的电话,为0758开头的座机。

2、如实反馈给海关包裹属于本人购买的跨境进口商品。

某澳洲快递公司也表示:“由于近期海关进口业务政策收紧,对入境业务的要求更加严格。为配合相关政策落地,将做出部分调整:自2018年11月1日起至2019年1月31日期间揽收的包裹,暂停超时赔付的承诺。”事实上,就目前的海关政策,赔付的成本可能会超过运输成本。

我们了解到,已有消费者反映收到来自海关的短信“问候”。短信提示包裹收件人到相关APP进行个人身份核验或确认商品交易信息,否则海关将视为身份信息不符作退单处理。

(买家截图)

部分代购也在朋友圈中温馨提示买家,需及时对包裹交易信息进行确认,同时他们也发出提醒:“为确保如期收到包裹,若接到海关电话,需如实回答,不要乱说话。”

(买家截图)

四面楚歌,代购当前处境堪忧

回望过去十几年来,消费者对海外产品的需求日益迫切。澳洲奶粉、韩国化妆品、欧洲奢侈品等需求持续增长,留学生、导游、空姐等纷纷加入代购行业。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直接推动了奶粉代购业的井喷。

如今的代购行业规模日渐庞大,却也滋生了许多乱象,如偷税漏税、假货泛滥、个人信息遭泄露、售后推卸责任等问题屡见不鲜。与此同时,个人代购行为存在监管难的问题,在朋友圈中尤为凸显。业内人士指出,维权难的主要原因在于很多微商无实体店、无信用担保、无营业执照、无第三方交易平台以及进入门槛低,缺乏完善的交易系统。

而就上述所提代购近段时间接二连三遭遇海关严查事件,多位代购纷纷猜测,这些动作都是为了实施《电商法》而做的提前“试水”。其实早在去年3月份开始,福田口岸就曾拦截“人肉代购”,今年9月份上海浦东机场“血洗”代购的消息更是不绝于耳,其中,有一个航班查出了100多名代购,排队等待交税,被罚的物品包括护肤、唇膏、口红、面膜、洁面仪等,因海关查扣力度较猛烈,使得代购圈内一度人人自危。

具有多年代购经验的小优表示:“三年前,从韩国代购一款服装利润可以是成本的3-5倍,如今随着国内批发商不断涌入,利润一度被缩减至2倍左右。”

母婴代购Tina坦言:“过去,个人通过朋友圈信息由朋友在海外进行代购,个人和代购者之间形成的是一种委托合同关系,不受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保护。现如今,随着《电商法》发布,因担心随时会被要求补缴税款,因而代购近段时间都不敢再带货,且随着国家方面对代购缴税政策趋严,海外代购已逐渐失去价格优势。”

某海淘族也直言:“海外代购因其私人买卖的特性,容易出现消费陷阱,尤其是近几年来,卖家通过买国际快递单号,甚至让国内商品到国外兜一圈的现象屡有发生,买家无从知晓商品真伪,取证鉴别难、耗时长等原因最终放弃维权,导致如今已不愿再通过‘人肉代购’渠道购买海外商品。”

《电商法》之下代购将彻底消失?身份主体转变是其最大影响之处

随着《电商法》于2019年1月1日将正式实施,面对日益严苛的海关监管,海外代购们将何去何从?对于消费者平日里朋友圈及平台上代购又将产生哪些影响?

我们采访多位代购都表示,目前海外代购商品价格尚未有明显变化,但可以肯定的是,一旦《电商法》正式实施,那么商品涨价自然也就板上钉钉,且2018年最后两个月会引发绝大多数消费者购物狂潮。但当问及代购们是否会在此情况下有疯狂囤货的举动时,他们却一致表示尚且不会有囤货的计划,“受当前汇率波动、商场折扣、机票价格等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2019年海外代购商品价格会有多大的涨幅,其实还没有太多的感知。”Tina如此说道。

广东跨境电商商务协会张炯告诉我们,《电商法》的施行将海外代购领域推向风口浪尖,微商、朋友圈卖货、代购、海淘等渠道将严厉规范起来,就连平台对代购审查也会更加严苛,一些缺乏资质的代购开店将不再被允许,尤其会打击不规范的代购行为。

事实上,《电商法》中也对代购行业提出了明确的合规要求:1、代购需要营业执照,而且是采购国和中国双方的营业执照;2、需要缴纳税务,偷税漏税需承担刑事责任;3、没有中文标签,不是国家认监委认证工厂生产等奶粉保健品之类不得销售。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坦言,《电商法》的出台对代购最大的影响体现在身份的转变上。“以往,多数代购都是以自然人的身份开展代购服务,在该法律正式实施后,多数代购都需要依法登记,以法人、商家的身份开展代购服务,而其经营范围、经营资质、代购行为等都将受到相关法律约束,经营成本不断增加,利润空间被挤压,很大一部分代购者会因此难以为继甚至部分不合规代购也会相继倒下。。”

“然而,危机之中同样蕴含着生机,《电商法》在摧毁‘人肉代购’模式的同时,也给整个海淘行业带来了洗牌的契机。”张炯认为,随着“人肉代购”受到制约,那么全渠道的合规化程度将会大幅提升,尤其是对奢侈品供应链会迎来重大利好,而原本一些从事海外代购的人也会逐渐转型为跨境电商。

他补充说道,另从消费者视角来看,尽管短时间内可能会出现商品价格上涨的局面,但目光放之长远,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不仅质量可以得到保障,同时售后维权等环节的权益也会得到相应保护,利大于弊。

未来海外代购转型跨境电商是趋势,代购商竞争亦更加明朗

“一方面,从跨境电商综试区增加至35个城市,到电商法的出台,再到海关电话回访以及过境人脸识别、跨境电商BC 升级布控等,不难看出国家对进口监查不断加码;另一方面,进口税率方面,则在大大下降,从去年到今年就已有两次明显的进口产品关税下调动作。”张炯分析道,种种迹象表明,海外代购不仅不会因此而退出“舞台”,相反地,随着国家政策不断放开,升级管理进出口电商,统一升级外汇归口管理,给予了电商企业极大的优惠,今后国家鼓励跨境电商的政策也会日益增加。

事实上,在11月5日举行的首届进博会开幕式上,国家主席习近平也曾指出,中国将进一步降低关税,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削减进口环节制度性成本,加快跨境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

“接下来,海外代购者将拥有两种选择:一是继续维持原来的业务不变,依法登记纳税;二是放弃供应链环节,转型跨境电商。中大型代购更倾向于前者,他们的规模较大,在此之前部分已经以企业的形式运作;而对于小型代购来说,转型跨境电商是一个更为明智的选择。”上述业内人士指出,未来,代购行业将会更加规范,代购商之间的竞争不仅会更加公开透明,而且假冒产品、价格战等对正规代购商的冲击也会越来越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由用户发布,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网站客服处理。
  • 发表于 2024-04-17 03:10:52
  • 阅读 ( 2 )
  • 举报

你可能感兴趣

推荐阅读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李舒华
李舒华

136 篇文章

作家榜 »

  1. 小红书运营 1472 文章
  2. APP运营 1435 文章
  3. 抖音运营 1432 文章
  4. 小程序运营 1405 文章
  5. 网站运营 1397 文章
  6. 电商运营 1360 文章
  7. 微信运营 1228 文章
  8. 视频号运营 1096 文章
站长微信
微信号: yunentropykeji
官网制作、商城开发、小程序开发
微信沟通